融资对赌:签否与败后应对全攻略

2025-01-03 13:59 老无忧投资官网

在融资的世界里,对赌协议让人又爱又怕。它到底该不该签?签了又有哪些风险?万一输了怎么补救?这都是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。


商业对赌融资布局


一、签还是不签?

(一)签之利:

(1)资金注入活力涌:企业发展常常缺钱,对赌协议能像及时雨一样,带来大量资金,助力企业扩张业务、研发新品、开拓市场,解决燃眉之急,不少企业借此突破瓶颈,让项目顺利推进。

(2)激励奋进促发展:它还像一剂强心针,给企业设定明确目标和期限,促使管理层拼命干活,提升业绩。成功了不仅能赢得投资方信任和更多资源,还能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,比如蒙牛就因对赌成功实现飞跃。

(二)签之险:

(1)重压之下隐患生:对赌目标往往很难,企业可能为了达标而采取短视行为,如削减研发、降质压价、压缩成本,虽然短期财务好看,但损害了长期竞争力。数据显示,对赌成功的企业不多,很多企业因对赌陷入困境,像沪江教育就因对赌未上市而受阻。

(2)控制权易主之危:若没达到目标,投资方可能依协议拿走更多股权甚至控制权,创始人可能失去企业,如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就因对赌失败而失去控制权,企业走向衰落。

(3)法律漩涡风险高:对赌协议在法律上很敏感,条款不清、违法违规或与章程冲突,都可能引发投资方和融资方的法律纠纷,耗费企业大量精力财力,还损害声誉,像三只松鼠就因对赌未上市遭遇复杂法律问题。

二、对赌失败,路在何方?

(一)前车之鉴:

太子奶集团在发展高峰期与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,本想借助资本力量更上一层楼。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、经营策略失误等因素,未能实现协议中的业绩要求,导致资金周转失灵,被投资方追究违约责任,企业陷入了法律纠纷的泥潭,账户遭冻结,业务停摆,最终走向破产边缘,创始人也失去了辛苦打拼的事业控制权,众多员工失去工作。这一案例充分展现出对赌失败后企业可能面临的绝境,时刻提醒着其他企业在面对对赌协议时,要清醒地权衡利弊,不可盲目签订。

(二)应对良方:

(1)坦诚沟通协商共赢:失败后,企业要马上和投资方坦诚沟通,重新评估企业,探讨调整对赌条款,如延长时间、降低目标、改变股权比例等,争取缓冲机会,影视行业就有不少类似成功协商的例子。

(2)广寻外援输血求生:若和原投资方谈不拢,就找新投资方或合作伙伴,新资金能解资金之困,带来资源助力转型,一些科技企业借此翻身。

(3)瘦身重组轻装上阵:财务恶化时,剥离非核心或不良资产,重组核心业务,集中资源、优化配置、提升效率,传统制造业企业常有靠此重生的案例。

(4)法律防范未雨绸缪:企业要赶紧请专业律师团队,分析协议条款,收集保存证据,防范投资方诉讼,争取有利判决,保护自身权益。


总之,对赌协议签不签都是要谨慎考虑企业自身情况。签了就要做好风险评估和条款审查,失败了也别慌,积极应对,尽力减少损失,争取持续发展。在面对这些复杂的融资决策和后续应对问题时,如果企业需要更专业、更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财务与法律咨询服务,不妨多了解一些市场上口碑良好、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,它们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,帮助企业更好地驾驭融资过程中的风浪,驶向成功的彼岸。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